關於 羊羹(ようかん)
起源自中国,其后再传入日本而成为当地的传统点心。
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来熬制的羹,冷却成冻以佐餐。
后期羊羹传至日本,但在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佛教的禅宗传入,由于僧侣戒律不能食荤,故羊羹亦慢慢演化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形食品。
此后,羊羹成为了茶道的其中一种著名茶点,而日本人亦慢慢将羊羹发展和转化,变成今天多款不同口味的羊羹。
不过,亦另有传说指出,羊羹原是中国的一种仿照羊的肝脏形状制成的食品。传至日本后,由于“肝”与“羹”两字被混淆,久而久之就被称之为羊羹,直至今天。
初期的羊羹制法主要以小豆加上小麦粉混和,再加以蒸煮而成。制作方法如另一种和式果子外郎相若。
天正17年(1589年),和歌山的骏河店店主冈本善行右边卫将原有的羊羹作改良,在馅料中加入寒天(一种晒制而成的干菜,煮后凝固成果冻状)制成炼羊羹,并用竹竿将羊羹的形状巩固成方形。此後,羊羹就成了现时长方形的形状。
江户时代是炼羊羹最盛行的时期,其中以江户本乡的藤村羊羹最为著名,而与此同时四周亦开满了林林总总以制作羊羹为主的知名店铺。
历史记载
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毛脩之降魏后做的“羊羹“,称之为”绝味“,魏太武帝食之”大喜,以脩之为太官令“。是魏晋南北时期的特色佐餐菜肴。
周作人先生1957年8月发表的《羊肝饼》一文中也有记载:“有一件东西,是本国出产的,被运往外国经过四五百年之久,又运了回来,却换了别一个面貌了。这在一切东西都是如此,但在吃食有偏好关系的物事,尤其显著,如有名茶点的“羊羹”,便是最好的一例。“羊羹”这名称不见经传,一直到近时北京仿制,才出现市面上。这并不是羊肉什么做的羹,乃是一种净素的食品,系用小豆做成细馅,加糖精制而成,凝结成块,切作长物,所以实事求是,理应叫作‘豆沙糖’才是正版。
日本的文坛巨匠夏目漱石曾用绝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羊羹的热爱:“在所有糕饼中,我最爱羊羹。即使并不想吃,光是那表面的光滑、致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样,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。尤其是泛蓝的熬炼方式,犹如玉和寿山石的混种,令人感到十分舒服。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,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,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。”
品种介绍
本炼:传统的原味羊羹,以三至四小时慢火制成,口味较甜,适合佐以较苦涩的茶。
小仓:以红豆为主要材料制成,比较盛行的一种口味。
栗:以栗子为主要材料制成。
黑糖:口味较甜,以黑糖制成。
抹茶:绿茶口味的羊羹。
雅马哈:清甜口味,颜色多为紫色。
圖賞 羊羹(ようかん)
羊羹製作
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款簡單容易上手的抹茶紅豆羊羹,感受一下這一種美味是如何產生的。方子選自日本COOKPAD。
選材
(14.5*9.5模具一個)
(切開後約18份的量)
抹茶味
抹茶 4g
砂糖 20g
琼脂 5g
水 100g
豆沙味
砂糖 1小茶匙
盐 少许
琼脂 5g
豆沙 120g
水 100g
制作步骤
①
把「抹茶味」裡的抹茶,砂糖,琼脂放到小鍋裡,
並用打蛋器打散
②
加入100g的水繼續攪拌到沒有顆粒
(抹茶容易黏到小鍋的邊上無法攪拌完全,此時可利用小勺子攪拌)
③
小火加熱1分鐘,邊加熱邊攪拌
④
準備好容器,並用水稍微打濕容器
將加熱完全的抹茶羊羹倒入容器內
(大約三十分鐘就可凝固完成)
⑤
將砂糖,鹽,琼脂放入小鍋內
並用打蛋器打散
⑥
放入100g的水,開火燒至沸騰
然後加入豆沙
⑦
攪拌均勻以後,待豆沙醬再次沸騰
調至小火,邊攪拌邊熱1分鐘
(ps:加熱的同時一定要記得攪拌)
⑧
將製作好的豆沙羊羹倒入冷卻定型的抹茶羊羹容器內
放置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
⑨
冷藏完成以後取出,並脫膜
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
⑩
泡一壺好茶
擺盤
拍照
享用
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