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唐之前,如皮日休《茶中杂詠》序中云:“称茗饮者,必浑而烹之,与沦疏而啜者无异”,饮茶就如同喝菜汤一样。这种原本喝菜汤般的饮茶方式又是如何发展成今日的茶道茶文化呢?中唐以后,经陆羽和卢仝的倡导,饮茶日加讲究,制茶也越趋进步。刘禹锡《试茶歌》:“自傍芳丛摘鹰嘴,斯须炒成满室香。”说明唐代制茶发展到炒青了。……
本篇整理摘要自陈祖椝和朱自振合编《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》,以下简称《选辑》。《选辑》从编修到出版历时近二十年,尽可能搜尽现存历史资料并修订缺误,且无重复内容地选辑。
一、茶字之源
九经无茶字,茶字古作“荼”(荼,读涂)。《尔雅·释木》云:“槚,苦荼”,古代的荼字,一字多义,并非专指茶,《诗经·北风·谷风》云: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”;《诗经·幽风·七月》云:“九月叔苴,采荼薪樗”,指的是“苦菜”。又,《良耜》载:“其镈斯赵,以耨荼蓼”;《礼记》载:“茵着用荼,寔绥泽焉”,指的是茅莠之类。
茶字直接由“荼”字演变而来,茶字出现之前,指茶的字、词还有:槚、梌<木荼>、茗、荈、蔎、葭荼、苦荼、阜芦、过萝、物萝、酪奴等等。湖北茶陵,唐之前写作“荼陵”,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,荼陵之“荼”字开始注为弋奢反或丈加反,读作“茶”之音。
对于茶字的考证,《魏了翁邛州先茶记》、《唐韵》、《求古录》等文献皆有记述。茶字最初大概产生于唐宪宗元和(806—820年)前后,因为代宗合德宗时,一些碑文上的茶字还写作荼,如代宗大历十四年(779年)王圆题写的“荼药”,德宗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徐浩所书《不空和尚碑》中的“荼毗”;而至文宗时,如郑因的《百岁太师碑》、《怀晖碑》,及宣宗时,裴休书写的《圭峯慧禅师碑》等,其上的茶毗已经不再写作“荼毗”了。
二、茶饮之源
世界上第一部茶书——唐·陆羽著的《茶经》(约758年)。《茶经·七之事》云:“神农食经,茶茗久服,令人有力悦志。”将神农列为中华第一个茶叶饮用者。由于后来的考证,《神农食经》是汉或汉之后的托名著作,因此,关于陆羽的茶之起源及相关历史的看法都被时人否定。从而,根据《吴志·韦曜传》以茶代酒的记载,《集古录》提出我国饮茶源起于魏晋,《南窗纪谈》则称是三国;而根据《王褒僮约》的说法则晚至西汉。这些说法显然太迟,后来顾炎武《日知录》中提出:“自秦人取蜀以后,始有茗饮之事。”固然有双层意思,其一,说茶饮源自战国时期;(“秦人取蜀”,当然是秦统一天下时的进程之一,自然为战国时期。)其二,茶叶生长在巴蜀。顾氏的观点,从清朝直至解放前都比较流行,至今仍被国外的一些学者在引用着。
神农炎帝是个古代传说,被辱称为“三苗”、“九黎”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部落。据《庄子·盗跖篇》云:“神农之世,卧则居居,起则于于,民知其母,不知其父。”以及其它史书的记载,可知神农时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时期,反映了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情况。世人对神农以茶解毒的怀疑,一直以茶业与饮茶起源于西南地区,而非黄河中下游地区。神农部落的活动范围,据《荆州记》载:“隋县地有厉乡村,重上一穴,相传云是神农所生穴也。”又,《春秋·元命苞》载:“少典妃安登,逝于华阳,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,生神子……是为神农。”又,《史记·吴起传》和《说苑》载:“三苗氏,衡山在其南,歧山在其北,左洞庭之波,右彭蠡之川。”由此可见,神农部族最早生息于川东和鄂西山区。
据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“三苗在三淮,荆州数为乱。”又,《史记·帝王世纪》载:“炎帝都于陈,又徙鲁。”可见,炎帝东移部落,居留湖南,又北迁过江。定居河南,又徙往山东。随着部族分支的迁徙,把饮茶的生活习惯带到黄河下游。
三、茶书源流
茶书是我国古代专门论述茶的图书。茶书始于我国,我国茶书始于唐。这与唐时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有关,茶之课税正始于唐朝德宗时。中唐安史之乱后,国库支绌,德宗建中元年(780年),借口筹措常平仓本钱,诏徽天下茶税,十取其一,是为茶税之始。适历史条件,应社会需要,陆羽躬身实践,博采众长,编写了《茶经》。《茶经》不仅是部综合性茶书,还开创了为茶著书之宗,也为以后的茶书提供了一个大体著述范畴。
除却综合性茶书之外,继《茶经》之后,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茶及茶事、茶法的书,有综合的如《茶谱》、《茶论》,有专论的如唐《煎茶水记》、宋《茶具图赞》、明《茶经外集》、清《茶马政要》。地域、名品的专著也相继出现不少,如《东溪试茶录》、《品茶要录》、《萝岕茶记》等。据万国鼎先生1958年在《茶书总目提要》所列,从唐代陆羽《茶经》算起,至清末程雨亭《整饬皖茶文牍》为止,包括沈括《梦溪笔谈》中的《本朝茶法》一节,我国历史上刊印过的各类茶书共有98种。加上《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》作者在校补资料过程中,又意外发现了唐朝斐汶《茶述》和宋代桑尼茹芝《续谱》两部只有百字的辑佚,还在清顺治的江苏《六合县治》发现了完整收辑的明末无名氏撰《茗笈》,合101种,除去《本朝茶法》,正好100种。实际应远不止于此。
四、茶道之源
茶道,茶文化自是在茶饮的发展与普及之后产生与形成的。
据科学家竺可桢研究及考古资料证明,在四、五千年之前,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,较之现在的要温暖湿润得多,所以在神农和史前或上古初期,黄河中下游地区具备适合茶生长的环境。但由于后来气温骤然变寒,茶在尚未发展为饮料之前就绝迹了。因此,茶饮与产茶发展为一项事业,仍从四川开始,而非北方。
秦汉以前,唯有四川一带饮茶,传播向各地是秦汉之后的事。
西汉时,茶作为四川特产进贡京都长安,宫廷与官宦已知道饮茶,所以《雨山夜话》记述有赵飞燕赐茶的故事。方志和古籍记载的“阳羡买茶”及汉王到茗岭“课僮艺茶”的传说,阳羡、茗岭是江苏宜兴古时的两个着名产茶基地,至少说明了在东汉时期,茶已传播到长江下游。传播并不等于普及,《三国志·吴志》载述,直到东吴孙权时,茶饮仍是王公贵族的一种消遣。
直到晋时,《晋中兴书》、《世说新语》和《桓温列传》记述,江南一带,“坐客竟下饮”,敬茶成为一种普遍的待客礼仪。
晋以后,茶作为朱门比奢斗富之物已成历史,反倒成为达官贵人用以标榜俭朴之品。据《南齐书·武帝本纪》所述,到南北朝时,连皇帝也慕有些官僚之法,为表示自己的节俭,规定在其死后专以茶饭来替代牲祭。
唐开元年间,北方茶饮才随禅教盛行起来。如《封氏闻见记》云:“开元中,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,大兴禅教。学禅务于不寐,又不夕食,皆许其饮茶。人自怀挟,到处煮饮,从此传相仿效,遂成风俗。”据《新唐书》、《国史补》记载,中唐时,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回纥和吐蕃等,很快传染了嗜茶的习惯。
北宋,《金史》所述,饮茶普及整个东北。
至此,茶才正式称为我国的一种举国之饮。
五、制茶沿革
中唐之前,如皮日休《茶中杂詠》序中云:“称茗饮者,必浑而烹之,与沦疏而啜者无异”,饮茶就如同喝菜汤一样。这种原本喝菜汤般的饮茶方式又是如何发展成今日的茶道茶文化呢?中唐以后,经陆羽和卢仝的倡导,饮茶日加讲究,制茶也越趋进步。刘禹锡《试茶歌》:“自傍芳丛摘鹰嘴,斯须炒成满室香。”说明唐代制茶发展到炒青了。
宋代承继唐代的制法,略有改进,出现了水力碾磨加工。但在制作上过于讲究,对片茶一味追求精细,物极必反,到宋后期,散茶取得生产的主导地位。
元朝主要延续宋后期的生产局面。《王祯农书》记录有类似近代蒸青的生产流程,说明我国绿茶生产大抵在元朝时工艺便已趋定型。
明朝是制茶继往开来的时代,技术上有较多的创新。同时,茶类有新创立和发展,理论上也提升到高度。到明洪武初年就试诏罢贡茶,团饼茶限于换取边马外,一般不再生产。《茶考》、《野获篇补遗》等书云,明时杀青普遍由蒸改为炒,饮茶逐渐由煮饮改为用开水冲泡。明时新兴的主要有黑茶、薰花茶、乌龙茶和红茶等。黑茶初名乌茶,洪武年间于川境已有生产;花茶起始于南宋,但成类种于明朝中期,朱权《茶谱》、《多能鄙事》、钱椿《茶谱》和《云林遗事》等书记载有用以窨茶的鲜花种类;乌龙茶,又名青茶,雍正时《续茶经》所引的王草堂《茶说》有乌龙茶的最早记载,是福建首创的一种茶叶,清朝由于外贸需要,遂发展为福建著名的茶类之一;红茶与乌龙茶一样,同源于福建,红茶的记载始于《多能鄙事》,而红茶的具体制作方法迟至清初的《武夷山志》方有记载。
清朝茶叶生产的情况基本类似明朝。
六、其它说明
由于受时间精力限制,鄙人只摘要整理以上内容,有兴趣者自可去找《选辑》观览。如茶事的还有“我国历代茶的产地”、“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”,茶法的有“唐代茶叶的税制”、“宋以后的榷茶情况”和“茶马交换政策”。其中尤其要提及的是,茶培植技术史的革命性意义的事件,始见于《建瓯县志》记述了“福建茶树压条无性繁殖的方法”,改变了过往直播和丛播育苗移栽的有性繁殖,有性繁殖很难保持优良种性,无性繁殖则保证了茶树优良品种的广泛种植。这种无性繁殖技术至迟不晚于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所刊的《花镜》,《花镜》载着:“二月:压条,下种;三月:移植……压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