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青,生晒

(乌龙茶)

  日光萎凋形式。乌龙茶初制工序。清代陆廷灿《续茶经》:“凡茶见日则味夺,惟武夷茶喜日晒。”,“茶采后,以竹筐匀铺,架于风日中,名日晒青,俟其青色渐收,然后再加炒焙。”

按现代制茶理论解释,生晒即为鲜叶之失水萎凋过程。由于茶树品种特性差异,生晒时间与程度因品种理化性质不同而异,台湾包种生晒时间短,要求减重5%~6%即为适度,安溪铁观音则须减重7%~10%,武夷岩茶减重12%~15%。生晒一般是在竹制圆形水筛(直径90―110厘米)上将鲜叶薄摊置于户外专用棚架上,以叶片不重叠为宜。

生晒中宜适当翻拌,使其失水均匀,但应防止机械损伤。 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,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萎凋使茶叶使其散发部分水分,提高茶叶韧性,便于后续摇青工序的进行;同时茶叶化学变化,酶的活性加强,散发部分青草气,有利于香气透露。

词条标签:
茶叶制作工艺